行业动态

双登蓄电池集团:引领能源新世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1-12 [ ] 浏览:
双登蓄电池集团于1986年成立,致力于绿色储能与新能源产业的高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集群发展,为通信、电力、交通、军事、金融、广电、能源再生等领域提供能源储存系统解决方案。集团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多年来,双登蓄电池集团先后聘请多位中科院院士及国内一流大学的著名专家、教授担任企业顾问,每年以不低于销售收入3%的资金投入科研,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双登研究院,着力研发节能环保、高效能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环境友好企业、ALABC(国际先进铅蓄电池联合会)会员、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会员,曾获得江苏省质量奖。营销网点遍布全球,全系列产品规模进入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印度、新加坡、迪拜等12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合作、海外交付中心的建设。
 
质量就是生命
 
1990年,以双登蓄电池集团董事长、总裁杨善基先生为首的16名创业勇士来到双登蓄电池集团前身——“泰县密封蓄电池厂”的时候, 企业因为质量投诉不断、濒临倒闭,“质量就是生命、产品如人品”的质量文化从创业之初,就成为双登的基因,深深根植到骨子里。
 
双登经历了抵押家产、背着电池上门推销;经历了多次南下深圳,引进行业顶级专家加盟;经历跑通N双皮鞋,终于获得贷款,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的创业艰难,在1994年,逐步走上发展的正轨,订单渐渐增多,企业的生存终于缓了一口气。但就在双登蓄电池集团上下信心高涨、热火朝天抓生产之时,一批发往新疆的黄壳大容量电池出现漏液现象,被客户全部退回,60个电池价值20万元,这对当时的双登来说是一笔巨款!让双登认识到生产电池,任何一道工序马虎一点,就成了废品。尽管耗费的材料、工时等都跟正品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废品,深刻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从此“质量就是生命”,成了双登蓄电池集团企业经营中时刻警醒自己必须遵守的底线,同时也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和快速的售后服务响应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尊重。
 
双登1999年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扩项认证,2003年完成向2000版的转换工作,2000年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将质量过程控制贯穿整个生产流程。
 
科技创新是原动力
 
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双登蓄电池集团坚持内外部创新资源相融合、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开放式科技创新之路,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双登在北京、南京、泰州设有研发平台:北京战略总部与北京研究院、南京研究院、泰州国家级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同时双登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的科研队伍,现有高级职称人员78名,中级职称121名,专职科研人员263人。
 
双登蓄电池集团相继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胶体蓄电池、超级电容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产品。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60多项,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全集团获得授权专利500余件。
 
双登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大量一流的研发设备。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实验室的基础上,双登建设了一条锂离子动力电池试验生产线,购置有制膜机、搅拌机、精密点焊机、外壳成形机以及热压机、热封机等锂离子电池生产的专用设备,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从材料制备到电池样品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能测试以及管理系统的全部实验。
 
全面升级信息化平台
 
在互联网+的今天,双登蓄电池集团全面升级信息化平台,创新阳光电子采购平台,搭建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与发展。
 
公司从美国、德国、英国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对整个极板制造、涂片制造、组装制造、化成组装进行全面系统的升级,保证产品质量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过去生产电池板栅需要经过浇铸、压制、冲制、清洗四道工序,生产环节比较多,整个流程需要15个人完成,质量也难以控制。新上的连铸连轧生产线从德国引进,用于25安时—75安时卷绕电池的生产,仅需要4个人操作,是目前国内第一条卷绕电池板栅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2016年8月,双登蓄电池集团与国际著名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合作,站在全球化高度,对双登未来战略发展规划、品牌战略进行全面提升,确立了公司未来发展愿景:“引领能源新世界”。未来,双登将发挥“攀登永不停止”的精神,坚持国际化、新能源、高科技、生态型战略方向,始终围绕“通信稳增长、储能快发展、动力赢未来、回收尽责任”的产业定位,以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为指引,强化通信市场领导者地位;突围储能领域,从挑战者向领导者进军;发力动力市场,迎头赶上、弯道超车。

相关产品